查看原文
其他

突出特色 重在育人——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《金融学》改革实践

△《金融学》说课视频

金融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、自治区“十三五”重点专业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依托良好的发展平台,经过多年的积累,《金融学》课程获评自治区级精品课,《金融学》教学团队获评自治区级教学团队,目前《金融学》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取得这样的成绩和一代代金融人分不开,未来的建设也需要新的团队不懈努力。


立足实际、与时俱进



《金融学》是金融类专业(金融工程专业、保险专业、金融科技专业和金融数学专业等)的核心基础课程,自开设以来几经变迁,《金融学》课程建设始终紧跟金融、社会的发展,适应现实问题的需求。


1、课程目标不断适应培养目标。由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为主,转向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立德树人并重,重视培养爱国爱疆情怀。

2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。适应金融发展的现实需求,由宏观金融为主扩展到宏观金融、微观金融并重,结合培养目标,融入了新疆金融元素。

3、教学方法日益多元。由传统的黑板、PPT为主的讲授方式过渡到综合运用雨课堂、智慧教室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。

4、教学资源不断丰富。紧扣课程目标、教学内容的变化,不断完善、更新原有的教学大纲、考试大纲、试验大纲、习题、案例等,增加了网络教学资源。


把握现实、突出重点



1、解决教学“内容多”与“高阶性”的矛盾问题。《金融学》课程内容多而广,要融入新疆金融元素、前沿动态,在讲授众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、高级思维的能力,一直是该教学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。

2、强化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科学化、合理化问题。通过教学组织与实施实现由“教师教”为主转变到以“学生学”为主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。这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,需要团队成员持续付出艰辛的努力。

3、推进合理的课程管理与科学评价体系。针对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组织、教学效果、学习效果,建立科学、多元考核评价体系,教学过程可监督。

4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元素与金融知识互融。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,从金融角度培养爱国爱疆情怀,立德树人,需要更具体有效的建设方案。


内容建设与资源并重



《金融学》课程内容既要保留金融的基本知识,又要体现新疆特色。将新疆货币史、新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贸易史、普惠金融、绿色金融及其在新疆的发展融入了课程,同时加入金融伦理思想,强化课程育人。

课程资源建设丰富,更新及时。除教学大纲、考试大纲、实验大纲、教案、教学日历、习题集、案例库、试题库、课件外,还建设了经典文献库、在线课程资源;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科前沿动态,更新课程资源。配套有《金融学》课程思政案例集,方便教师使用。


新时代新目标


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的新要求,按照“两性一度”的课程建设要求修订新的课程培养目标。


1、育人目标

(1)培养正确的价值观,能正确对待金钱与利益,立德守法。


(2)培养爱国爱疆情怀,将个人理想与国家、新疆发展联系在一起。


(3)培养健全的人格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。


(4)从新疆金融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党中央治疆方略。

2、知识目标

(1)掌握货币金融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。


(2)理解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:货币与汇率、信用与利率、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、货币供求与均衡、宏观调控与监管等。


(3)了解金融前沿动态、新疆金融发展历史与现状。


(4)了解金融对环保、扶贫、科技及社会的影响以及交叉作用。

3、能力目标

(1)具备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思维和能力。


(2)能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把握金融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。


(3)掌握主要金融活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。


(4)达到“两性一度”的能力要求。


强化特色、改革创新


1.本课程的特色

《金融学》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,形成了两个明显的特色:


(1)对接区域人才培养需求。结合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新疆的现实,在兼顾课程一般内容的基础上,引入了新疆金融现状与发展案例;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以来,增加了中亚金融内容。


(2)教学与科研相结合。区域金融、普惠金融、绿色金融以及中亚金融的素材都来源于《金融学》任课教师的科研课题,极大地支持了教学活动。


2.教学改革创新点

(1)重视立德树人,引入思政元素。编写了《金融学》课程思政案例素材,阐明了新疆普惠金融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,初步实现了由纯专业教学向“专业+思政”的模式转变。


(2)服务总目标,注重分层分类教学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,实行分类教学、因材施教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重基础知识掌握、强实践能力培养。


(3)改革课程教学模式。利用智慧教室、雨课堂等技术探索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、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,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打破了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。


(4)利用实验班、拔尖班深度探索育人模式。从课程内容、课堂互动、作业形式、学生参与、试题研发、科研导入、实习实践、创新创业全面进行探索,以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。


(5)创新线上教学,引入全景多维结构化理念。根据多年总结掌握的课程教学痛点和短板,制作了逆碎片化的网上课程《金融学的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》,强化传统课程教学中普遍缺乏的结构化系统性的整体思维。



面向未来、重新起航


01

建设目标

(1)完善课程资源建设,让教学内容“新起来”、育人元素“多起来”


(2)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,让课堂教学“活起来”、学生能力“强起来”


(3)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,让学生“忙起来”、考核“严起来”


(4)体现因材施教、分类教学,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全部“优起来”

02

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

(1)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、体现前沿动态、思政育人的课程资源


(2)实现以学生为中心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接受特点的教学模式的转变


(3)设计、实现课程教学的“高阶性”


(4)教学能力、理念的提升与师资梯队的建设

03

改革方向

坚持立德树人,提升课程的高阶性、突出创新性、增加挑战度,树立教学新理念、实施科学新评价、严格课程管理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。具体从《金融学》课程改革着手,编写符合培养目标的《金融学》创新教材,摆脱对内地教材的依赖。

04

改进措施

(1)完善提升教辅材料,融入金融前沿热点、思政元素、新疆金融元素。


(2)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。实现智慧教室、雨课堂与教学的深度融合,加大线上资源、文献库的使用、课堂外学习。


(3)加强师资培养,发挥“双带头人”作用,强化教学研究、集体备课、研讨课程设计。


(4)实行知识与能力、线上与线下、课堂内与课堂外、因材施考的多元考核方式。


(5)制定激励政策,营造重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氛围。


@新疆财经大学5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!
@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《管理学》课程建设及申报特色@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《管理会计》改革实践@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《国际贸易实务》


来源:教务处 金融学院

编辑:  刘馨婷编审:采轩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